黄埔一期(330)主持审判抗战后反腐处决第一案, 国军少将谭煜麟

发布日期:2025-07-19 05:58    点击次数:152

黄埔一期(330)

主持审判抗战后反腐处决第一案,国军少将谭煜麟

谭煜麟(1906-1963),原籍福建龙溪,生于广东番禺。其父谭泰谦早亡,曾供职于援闽粤军张国森部。番禺县公立高等小学校及县立初级中学肄业。 据孙中山的副官张猛的回忆文章,谭煜麟在1923年担任孙中山的勤务兵。1924年5月,由张国森和叶剑英保荐,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四队学习(同学录中无照片),据同队同学的蒋超雄回忆,第四队年龄最小的同学谭煜麟实际仅十六岁,因当时黄埔军校招生要求是十八到二十五岁,很多人为了符合要求,都把年龄改大或改小了。

另据1925年9月16日的《民国日报》报道,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典礼上,汪精卫为考核成绩前十名的二期毕业生颁发奖品,第七名为谭煜麟。

这就让人比较困惑了,第一期同学录里的确有谭煜麟的名字,虽无照片但有详细调查表。

民国史料中记载的谭煜麟,都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。怎么可能又出现在第二期,而第二期同学录中,却有个谭煜麒,籍贯福建龙溪,猜测是谭煜麟的兄弟,报纸上登的也许是他。谭煜麟的详细调查表填的有兄二人,弟一人,两人名为麒麟,年龄相仿,可能是双胞胎兄弟吧。

毕业后,历任军校第二期入伍生队区队长,国民革命军第一师排长。1926年,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军事科学习,同学中有黄公略、曾泽生等人,1927年秋毕业。

1928年 ,任南京中央军校第六期第一总队步兵第一大队(大队长汤恩伯)第四中队中校队长。

1929年12月,任中央军校军官教育团步兵营第一连(连长关麟征,黄埔一期)连附。不久中央军校成立教导第二师,任第五团(团长王万龄,黄埔一期)中校团附。

1930年6月,被借调到输诚兵训练处服务,后改任伤病官兵管理委员会警备组中校参谋。同年末,调任首都卫戍司令部宪兵第四团(团长蒋孝先,黄埔一期)第三营中校营长。

1931年,奉命赴日本考察宪兵,“九一八事变”后返回国内,同年末,入陆军大学第十期学习,在学期间,被任命为宪兵第三团(团长蒋孝先)中校团附。

陆大毕业后,1935年6月,任中央宪兵训练所上校教育长。

1936年2月,赴徐州接替调任首都宪兵司令部的祝夏年(黄埔二期),任宪兵第九团少将团长。

1937年,抗日战争爆发后,任第四师(师长王万龄,黄埔一期同队好友)少将参谋长。1938年11月任第二十九军(军长陈安宝)少将参谋长。先后参加了徐州会战、武汉会战期间的南浔路方向作战。

1939年,调任成都中央军校第十五期学生总队少将总队长。

1942年,接替万建藩,任第一战区第三十一集团军(总司令汤恩伯,后王仲廉,黄埔一期)少将参谋长,1943年,任鲁苏豫皖边区干部训练团少将教育长。

1944年2月,重新组建第七十八军,任第七十八军(军长赖汝雄,黄埔二期)少将副军长。同年冬,接替彭赉良,兼任第七十八军新编第四十二师代理师长,1945年,任该师少将师长。

抗日战争胜利后,新编第四十二师被整编为旅,1946年初,调任上海淞沪警备司令部(司令钱大钧,后李及兰,黄埔一期,后宣铁吾,黄埔一期),接替调任军政部兵役署设计司司长的魏汝霖(黄埔六期),任上海淞沪警备司令部少将参谋长。

1946年,兼任上海市劳资评断委员会(主任委员吴开先)委员。同年10月,抗战胜利后反腐处决第一案在上海执行,“接收大员”姜公美被执行枪决,该案从无罪到有期徒刑五年半,再到死刑,在审判过程中,原审判长李申包庇罪犯,民怨沸腾。蒋介石看了卷宗后,下令重新审理,审判长调换成谭煜麟,才有了反腐处决第一案。

1948年6月,调任南京中央宪兵学校校长。1949年8月,广州卫戍司令部成立,司令李及兰,谭煜麟任少将参谋长。

同年到台湾,据说晋升为中将,职务不详,1963年病逝。

另有一说,谭煜麟后移居美国,上世纪八十年代尚健在。



上一篇:第七次存贷款利率下调的特征与影响
下一篇:没有了